首页 > 渔具 > 知识 > 哪些鱼会顶漂,钓鱼时怎么看漂怎么样才算有鱼上钩

哪些鱼会顶漂,钓鱼时怎么看漂怎么样才算有鱼上钩

来源:整理 时间:2025-07-08 00:31:09 编辑:四国钓鱼 手机版

本文目录一览

1,钓鱼时怎么看漂怎么样才算有鱼上钩

看浮漂的浮动。1. 浮漂简介:浮漂,又叫浮子、鱼漂、鱼浮等。是钓鱼的重要渔具之一。用手竿垂钓时,浮漂几乎是不可少的,用海竿浮钓时,浮漂也不可少。2. 作用:①传递鱼吞食钓饵的信息:浮漂反应十分灵敏,当鱼触碰、吞食饵钩时,饵钩的位置会发生变动,这种变动马上通过钓线传至浮漂。②表明钓饵的位置:广素水域,浮漂醒目地处于水面,准确地显示出钓点位置。③使饵钩处于不同水层:调整浮漂与坠子间的配重关系,可使饵钩随意地停留在不同深度的水层,以垂钓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鱼类。④显示水的深浅:底钓时,浮漂至饵钩的长度即为水深。⑤显示咬钩鱼的种类:不同的鱼,摄食习性不尽相同,反应到浮漂上动作也不一样,经验丰富的钓者根据浮漂的不同反应,大致可判定是什么鱼咬钩。3. 种类和形状:①立式浮漂: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浮漂,形状最多,如辣椒形、纺锤形、棒形、伞形、陀螺形等。它反应灵敏,为众多钓者喜用。②卧式浮漂:多为椭圆形,不怕风浪,使用时横卧于水面。当鱼吞饵时,它即斜立或直立起来,多用于风大浪高的场合。③球形浮漂:这种浮漂浮力大,有圆形和枣形两种,常用于浮钓中上层水域的鱼类,海竿浮钓多用这种浮漂。④线浮漂:又叫多体漂、七星漂、蜈蚣漂等。多用禽类的翅膀羽毛制成,也可用圆形、椭圆形、塑料球串连而成。它灵敏度高于立式浮漂,在水底情况较复杂时深用线浮漂可减少调漂的麻烦。4. 如何选择浮漂:1).坚挺结实 选一支浮漂首先要材质好,坚挺耐用,功能不减。既能抗风雨,抗提泡,又能抗摔打,抗锈蚀。选择方法主要靠手感,概括起来可以叫作一颠、二弯、三弹、四掰。一颠,就是颠其重量要适中,过重则笨,过轻则浮;二弯就是轻弯漂体试强度,确认是否坚挺;三弹就是用手指弹其声响,是空是实,选其空实兼备;四掰就是掰其尾根是否结实 ( 此点格外注意,最易断裂 ) 。待确认其质地优良之后才能购买。2).灵敏度较高 灵敏的决定因素:一是材质轻,浮力大;二是漂尾细,质地好;三是漂体流畅.阻力小;四是结构合理,下重上轻,其平衡点多在漂体胸部 ( 即比作人体胸部,不是肩部、腹部 ) 。判定是否灵敏,除了观其上述特点外,主要手段靠试漂。试漂的方法是,先把空漂定位 ( 即在试漂水域中,通过加减铅坠,在空钩悬空的情况下,以漂尾外露水面的目数定位 ) 再用同一坠码挂在钩尖上,在钩背悬空的状态下,看其目数下沉数量,下沉目数愈多,则其漂愈灵。3).不渗水、不变位 一支好漂不渗水、不变位非常重要。一要选名牌、名家,选其精细工艺;二要在使用前,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,再试其变位状况,如果前后变位一目以上,就要宁缺勿滥,不可使用。4).负荷适度 目前,有些钓友认为漂体愈瘦小,负荷愈小,则愈灵敏,其实这是一个误解,事实上,负荷愈小的不等于就灵,负荷大的不等于不灵,灵与不灵的根本前提是适用、好用。一般的说负荷适中,适用水域比较宽阔。另外,灵与不灵与负荷大小并无必然联系,因为铅坠的大小已在试漂定位中,把漂体的负荷力降到最低点,剩余的浮力全部集中于漂尾的浮力和材质上,因此无须多虑负荷大小上。我们在实践中,不少钓友在使用海竿浮漂时,多用粗大鲜亮的浮漂,负荷可谓大得惊人,有的一个铅坠就达数两重,但仍频频上鱼,可见灵敏度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,其实,一味追求小漂小坠即灵者,多数都会遇到适得其反的结果.例如拉漂灵,送漂就不灵;无风灵.有风就小灵;水浅灵,水深就不灵;夏钓灵,冬钓就不灵;水瘦灵,水肥就不灵等。困此,负荷要适中,要因地、因水、因人、因鱼、因距离、因视力制宜,不可以不变应万变,忘却科学变通,以适用、好用为准。5).漂直稳重 漂灵,不等于稳重,而不稳重的漂受力不均不仅影响咬钩率,革命家且易惊鱼、空钩、跑鱼。因此在选漂时,要注意漂直稳重。 所谓漂直稳重,就是漂尾、漂体、漂头组合合理,其主要标志是漂体运动时始终是直线上下且十分稳重。如何判定漂直稳重,主要有两种方法:一是将漂拿在手中,左手捏肩右手捻头,使漂原位转动,观其漂尖的转动情况,如果漂尖转动几乎看不清,就是好漂,反之,如果转动直径在 0.2 厘米 以上,则视为不良;二是在入水测漂中,在水面上预留五分之四目,然后用指尖多次按其入水,观其运动是否笔直、转动、稳重、凡平稳升降又处复位甚好者,则为好漂,反之,为不良。
直接百度,图片文字视频都有,你可以都看看。钓鱼情况复杂,新手用短子线绑钩【8--15cm】半水调漂一目,挂饵落底调3目就好,浪大调高点5目。漂只剩一目或全没提竿可中,漂上顶超二目也可以。漂有规律上下抖动可以提竿,走漂就不用说了吧。仅供新手参考哦---
初级阶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浮漂在运动状态下提竿,不管是下顿或上顶,都会中鱼 ;熟练以后会根据所钓的对象鱼漂像来判断是否上钩;先从基础调漂开始,逐渐就会看懂鱼信号的
当浮漂入水静止后,出现的下顿、上送现象,就是鱼上钩了提竿即可中鱼了。祝你玩得开心!
要看是什么鱼,鲫鱼是比较狡猾的鱼,他吃饵时漂相大致有:一向下轻点几次,之后是一个慢慢的上浮,在上浮将要停止时起竿;二向下轻点几次之后“黑漂”就是拉着走,这时也会中鱼。这两种是比较“标准”的,窝子里鱼多的时候也有可能直接拉走,或是顶起。鲤鱼比较直,他吃饵时就想是吸尘器,一般情况下都是拉着漂直接走,因此多为“黑漂”“黑漂”还有一种现象,就是遇到小杂鱼了,小杂鱼抢饵就会出现频繁的假“黑漂”,特点是速度极快。钓鱼的漂相和调漂有着非常大的关系,建议楼主去相关网站多看看贴子,之后就是多加练习,钓鱼的实践比理论要重要的多。

钓鱼时怎么看漂怎么样才算有鱼上钩

2,求钓鱼时几种常见淡水鱼咬钩漂相表现

几种常见的淡水鱼的浮标表现进攻参考 你可以看一下一、鲫鱼   鲫鱼是垂钓活动的主要对象鱼之一。因此研究其咬钩及提竿时机显得十分重要。鲫鱼咬钩时漂的通常反应是:开始浮漂轻微抖动(或点动),随即送漂。另外,在浑水、肥水、浅水尤其是流水中,沉漂现象也时有发生。但大鲫与小鲫在送漂的速度与幅度上有很大的差性。小鲫送漂速度快、幅度大,大鲫送漂缓慢而沉稳,幅度适中。   二、鳊鱼   通常鳊鱼吃钩缺乏规律性,有时送漂,有时沉漂,有时在半水吃钩时漂一动不动(这就要根据经验选择适当的提竿时机。一般深漂的命中率大于浮漂,这是因为送漂时鱼体平行于水底,在原地品味和吞食钩饵,钩饵在鱼嘴中作忽深忽浅的动态运动,而沉漂时鱼嘴呈闭合状态,所以沉漂时提竿很少有税钩现象。鳊鱼因为体高大于鲫鱼,所以在送漂或沉漂的幅度上大于鲫于,应在送上6-8公分或下沉6-8公分时提竿为恰到好处。   三、鲤鱼   鲤鱼吃钩通常都是沉漂,但有时也送漂(这不是经常性的,究其原因,笔者也弄不清楚)。因为鲤鱼一般不喜欢在窝点停留,总是在游动中觅食。鲤鱼进窝时通常会出面大面积的鱼星(鱼星面积越大,则鲤鱼越大),这很好区别于其它鱼种。鲤鱼吃钩时斯斯文文,对钩饵反复窥探、撮拱,直到合其口味方可开口咬钩缓慢离去(这也是鲤鱼难钩之处),此时的漂相是:浮漂下沉缓慢。刚下沉1-2漂时切忌提竿,应耐心等待,当浮漂下沉4-5漂时方可提竿。   四、草鱼   草鱼动作粗犷,活动范围大,来去忽忽。草鱼进窝时只会泛几个大的泡泡,有的甚至不泛,往往使钓者毫无思想准备。草鱼咬钩时痛痛快快,拖了就跑,漂相跟鲤鱼差不多,但浮漂下沉的速度比鲤鱼快一点,这时要沉住气,宁迟忽早。   五、黄颡   黄颡属于群游式过路鱼,碰到合适的荤饵,一概不拒。黄颡吃钩的漂相一律下沉(笔者还未碰到上浮的),钓黄颡主要是要早一点提竿,就是在漂下沉一粒时也可,一般绝不脱钩,若等漂下沉3粒以上时,你就只有用脱钩器了。
现在台钓要求浮漂调整合适后,基本除了鲶鱼黄颡可能都是打顿口的。
黑漂(浮漂均匀有力的下顿下沉)送漂(又叫顶漂 比如你调4钓2 水面露出两目 鱼吃时会出现漂往上顶)走漂(左右或前后的的走 漂不下沉 也不上顶 通常是左右走的 前后的极少见 而且角度也很难看得清前后走 )这三种情况都应该扬竿,鱼吃食 浮漂体现出来的运动多数是均匀有力的慢运动,而小鱼刚好相反,漂是快速的运动。当然野有可能是大鱼 但是几率非常小
在我地传统钓法中(七星漂),鲫鱼、鳊鱼、草鱼、鲤鱼及黄颡吃钩时的漂相主要有以下几种: 一、鲫鱼 鲫鱼是垂钓活动的主要对象鱼之一。因此研究其咬钩及提竿时机显得十分重要。鲫鱼咬钩时漂的通常反应是:开始浮漂轻微抖动(或点动),随即送漂。另外,在浑水、肥水、浅水尤其是流水中,沉漂现象也时有发生。但大鲫与小鲫在送漂的速度与幅度上有很大的差性。小鲫送漂速度快、幅度大,大鲫送漂缓慢而沉稳,幅度适中。 二、鳊鱼 通常鳊鱼吃钩缺乏规律性,有时送漂,有时沉漂,有时在半水吃钩时漂一动不动(这就要根据经验选择适当的提竿时机。一般深漂的命中率大于浮漂,这是因为送漂时鱼体平行于水底,在原地品味和吞食钩饵,钩饵在鱼嘴中作忽深忽浅的动态运动,而沉漂时鱼嘴呈闭合状态,所以沉漂时提竿很少有税钩现象。鳊鱼因为体高大于鲫鱼,所以在送漂或沉漂的幅度上大于鲫于,应在送上6-8公分或下沉6-8公分时提竿为恰到好处。 三、鲤鱼 鲤鱼吃钩通常都是沉漂,但有时也送漂(这不是经常性的,究其原因,笔者也弄不清楚)。因为鲤鱼一般不喜欢在窝点停留,总是在游动中觅食。鲤鱼进窝时通常会出面大面积的鱼星(鱼星面积越大,则鲤鱼越大),这很好区别于其它鱼种。鲤鱼吃钩时斯斯文文,对钩饵反复窥探、撮拱,直到合其口味方可开口咬钩缓慢离去(这也是鲤鱼难钩之处),此时的漂相是:浮漂下沉缓慢。刚下沉1-2漂时切忌提竿,应耐心等待,当浮漂下沉4-5漂时方可提竿。 四、草鱼 草鱼动作粗犷,活动范围大,来去忽忽。草鱼进窝时只会泛几个大的泡泡,有的甚至不泛,往往使钓者毫无思想准备。草鱼咬钩时痛痛快快,拖了就跑,漂相跟鲤鱼差不多,但浮漂下沉的速度比鲤鱼快一点,这时要沉住气,宁迟忽早。 五、黄颡 黄颡属于群游式过路鱼,碰到合适的荤饵,一概不拒。黄颡吃钩的漂相一律下沉(笔者还未碰到上浮的),钓黄颡主要是要早一点提竿,就是在漂下沉一粒时也可,一般绝不脱钩,若等漂下沉3粒以上时,你就只有用脱钩器了。
一、鲫鱼 鲫鱼是垂钓活动的主要对象鱼之一。因此研究其咬钩及提竿时机显得十分重要。鲫鱼咬钩时漂的通常反应是:开始浮漂轻微抖动(或点动),随即送漂。另外,在浑水、肥水、浅水尤其是流水中,沉漂现象也时有发生。小鲫送漂速度快、幅度大,大鲫送漂缓慢而沉稳,幅度适中。 二、鳊鱼 通常鳊鱼吃钩缺乏规律性,有时送漂,有时沉漂,有时在半水吃钩时漂一动不动(这就要根据经验选择适当的提竿时机。一般深漂的命中率大于浮漂,这是因为送漂时鱼体平行于水底,在原地品味和吞食钩饵,钩饵在鱼嘴中作忽深忽浅的动态运动,而沉漂时鱼嘴呈闭合状态,所以沉漂时提竿很少有税钩现象。鳊鱼因为体高大于鲫鱼,所以在送漂或沉漂的幅度上大于鲫于,应在送上6-8公分或下沉6-8公分时提竿为恰到好处。 三、鲤鱼 鲤鱼吃钩通常都是沉漂,但有时也送漂。因为鲤鱼一般不喜欢在窝点停留,总是在游动中觅食。鲤鱼进窝时通常会出面大面积的鱼星,鲤鱼吃钩时斯斯文文,对钩饵反复窥探、撮拱,直到合其口味方可开口咬钩缓慢离去,此时的漂相是:浮漂下沉缓慢。刚下沉1-2漂时切忌提竿,应耐心等待,当浮漂下沉4-5漂时方可提竿。 四、草鱼 草鱼动作粗犷,活动范围大,来去忽忽。草鱼进窝时只会泛几个大的泡泡,有的甚至不泛,往往使钓者毫无思想准备。草鱼咬钩时痛痛快快,拖了就跑,漂相跟鲤鱼差不多,但浮漂下沉的速度比鲤鱼快一点,这时要沉住气,宁迟忽早。 五、黄颡 黄颡属于群游式过路鱼,碰到合适的荤饵,一概不拒。黄颡吃钩的漂相一律下沉(笔者还未碰到上浮的),钓黄颡主要是要早一点提竿,就是在漂下沉一粒时也可,一般绝不脱钩,若等漂下沉3粒以上时,你就只有用脱钩器了。送漂:这是鱼头朝下尾朝上吃到鱼饵后,扬头起身欲游造成的,是典型的鲫鱼咬钩信号。如是鳊鱼,浮子上送速度会比鲫鱼快,也有鲫鱼咬钩不送漂的,但只是在水很浅的地区或流水区,其他如鲤鱼,草鱼等也有送漂的情形,但起初浮漂的摆动幅度都较大,且送漂也是偶然现象。闷漂:浮漂先是抖动几下,而后徐徐下沉,这多是鲤鱼咬钩的反应,有时青草鱼也是沉漂,浮漂抖动的越沉稳,下降的速度就越慢,说明越是大鱼咬钩,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。斜漂:浮漂先升后沉,动作温柔缓慢,连续沉浮两三次,然后水平方向被徐徐拖走,且浮漂持续隐约可见,这多是草鱼,浮漂斜向下沉且速度较快,则可能是青鱼。因为他们的吞食都是自下而上,草鱼得食后平游而青鱼多下潜,如是鲢鱼,鳙鱼,漂走速度较草鱼快。抢漂:这也是常见状况,钩子一落水就被贪食的鱼类发现,咬住就跑,鲶鱼,黑鱼多是这种食态,在一般塘,堰则又多是白鲦鱼的动作。点漂:浮漂频频点动,且时沉时冒,东游西走,起竿无鱼,这就是小杂鱼在捣乱,遇到这种情况,应换大一些的硬食团,避免频频举竿。移漂:浮漂微微摆动,先不沉降,后时沉时降,鱼漂位置平移,

求钓鱼时几种常见淡水鱼咬钩漂相表现

3,台钓怎么顶漂多

你钓的太顿了,将漂向下移动一点钓钓看,一直找到下顿的位置上!另外,如果你钓的是鲫鱼为主,那出现顶漂也是正常的,这和鲫鱼吃食的习惯有关。
<a href="http://wenwen.soso.com/z/urlalertpage.e?sp=shttp%3a%2f%2fwenwen.soso.com%2ft%2fz98490.htm" target="_blank">http://wenwen.soso.com/t/z98490.htm</a> 台钓浮漂的调整 1、正常情况下的调漂 台钓在正常情况下,对浮漂的调整通常是调四目钓二目。 调整浮漂,分两个步骤进行。 第一步,先将浮漂座捋近铅片座,使鱼钩至浮漂标示杆的长度,小于水的深度。然后,在空钩的状态下,在铅皮座上增加或减少铅片,使漂露出水面四目(自漂尖端起4个小格)。这时,鱼钩和铅皮座都悬浮在水的中间,而不是沉在水底,故称“悬坠钓法”。 在开始调整时,要在铅片座上多卷些铅片。投入钓点水中后,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,说明铅片过重,可用剪刀把铅片剪去一点再试,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,钩坠的位置悬在水中,就算符合标准了。 第二步,在调好四目的基础上,两只钩子都挂上饵,投到钓点,并将主线全部压入水中。这时浮漂就会慢悠悠地全部沉没在水里。然后将浮漂上捋,直至露出水面二目,并且双钩沉底。调整浮漂的工作就算全部完成,可以开始垂钩了。鱼若吸饵,则浮漂的标示杆全部沉没于水中。对于高质量的浮漂,如果鱼饵在水中溶解掉二分之一,则浮漂会在水中上升一目,倘若鱼饵已全部溶于水中,则浮漂应是四目浮于水面,表示此时饵已溶化,变成空钩子浮悬于半水,就应及时换饵了。 正常情况下为什么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?调三目钓一目或者调五目钓三目行不行呀?回答是可以的,下面一节也将证明这三种调法的效果是一样的。但是为什么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?因为如调五目、六目的话,快要到尽头了,再要调灵的话就没有多少余地了,而且垂钓时漂尾露出水面太高了,受风的影响就会大一些;如果调三目,钓的目数范围就小了,只能钓一目,要调灵的话只能再调半目了。 为什么钓二目呢?这个&quot;二&quot;字是由调四目这个&quot;四&quot;字决定的,因为两目产生的浮力与双钩的两小团饵料的重量(扣除本身产生的浮力)大致差不多,调四目钓二目,钩、饵接地轻,保证了适中的灵敏度。 2、特殊情况下的调漂 实践证明,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,效果是比较好的,是最基本的调法。但是随着鱼情、水情、天气等具体情况的变化,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,调四目钓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,而需要再加调整。例如,气压低、水质不好、鱼过饱或胃口不好、觅食行动缓慢轻微,往往鱼饵被吃光了,浮漂可能还没有明显的反应,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更灵敏一点。 反之,如果天气好、水情好、鱼的胃口很好,或者小鱼多,抢着找着吃的,而浮漂反应又很灵敏,甚至鱼游动对水产生的冲击都会使鱼饵移动,鱼还没咬钩,浮漂就有反应,以致起竿总钓不到鱼,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迟钝一点。 调的目数多少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,钓的目数多少也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。这样,除了调四目钓二目这个基准外,就可能出现四种不同的调法:1、调灵钓灵;2、调灵钓钝;3、调钝钓灵;4、调钝钓钝。 从形式上和理论上讲,这几种调法是存在的,但从实际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讨,有的调法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,强求照搬照套就会使操作复杂化,成了无效劳动。现在以调四目钓二目作基准,分析如下: (1)调灵钓灵 增加调的目数,减少钓的目数。例如,调五目钓一目,这样,浮漂反应就灵一些。 (2)调钝钓钝 减少调的目数,增加钓的目数。例如,调三目钓三目,这样,浮漂反应就会迟钝一些。 (3)调灵钓钝 增加调的目数,增加钓的目数。例如,调五目钓三目,一个灵,一个钝,数量相同,相互抵消,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,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点外,效果是一样的。如果盲目地把调四目改为调五目钓三目,那就会成了多此一举的无效劳动。其实为了取得这个效果,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铅坠的重量,也就是不需要改变调的目数,只要把太空豆、浮漂往上捋一目,为调四目钓三目就行了,完全不需要自找麻烦。 (4)调钝钓灵 与调灵钓钝刚好相反,减少调的目数,减少钓的目数。例如,调三目钓一目。一个钝,一个灵,效果相消,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,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一点外,效果是一样的。这样调在垂钓还没有开始时是可以的,但从调四目钓二目改为调三目钓一目就完全没有必要了。 怎样调才灵?怎样调才钝?要记住两点:一是调的目数越多,越灵敏;越少越迟钝。二是钓的目数越多,越迟钝;越少越灵敏。 调的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消相成的。调、钓都是灵的话,浮漂反应就更灵;调、钓都是钝的话,浮漂反应就更钝。如果一个灵,一个钝,效果就会互相抵消,以致效果低甚至没有效果,在垂钓中一般不应采用。 3、结论和应用 (1) 用台湾钓法进行塘钓,为了提高效果,必须讲究浮漂反应的灵敏度,因此要求选好漂,更要调好漂。讲究灵敏度,不是说无论什么时候、什么情况,越灵越好。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大体有灵、中、钝三个范畴。但是,中的范畴是正常情况下适用,是主要的、大量采用的;灵和钝的范畴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,只有在鱼情、水情、天气等不正常的情况下,才需要调得更灵一点或钝一点。调四目钓二目与调三目钓一目或调五目钓三目灵敏度是一样的,属中的范畴,在一般情况下灵敏度是适中的,但是比较起来,调四目钓二目优越性更多一些,所以用这个调法的人也多。 (2)怎样调才灵?怎样调才钝?要记住两点:一是调的目数越多,越灵敏;越少越迟钝。二是钓的目数越多,越迟钝;越少越灵敏。 调的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消相成的。调、钓都是灵的话,浮漂反应就更灵;调、钓都是钝的话,浮漂反应就更钝。如果一个灵,一个钝,效果就会互相抵消,以致效果低甚至没有效果,在垂钓中一般不应采用。 (3) 实际上如何应用呢?一般地讲,到达钓场以后,应先按正常情况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进行调漂。垂钓过程中遇到问题,再根据鱼情、水情、天气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,作出判断。需要再调整的话,先不要改变调的目数(即不改变铅坠重量),而是上下移动浮漂的位置,增加或减少钓的目数。倘若这样调还不能满足需要,必须动大一点的&quot;手术&quot;的话,那就只好增减铅坠的重量、改变调的目数,再加上调整钓的目数。调灵钓灵、调钝钓钝就属于这种情况。 说得具体一点,垂钓中发现浮漂反应迟钝,影响上鱼时,把浮漂下捋一点,把原来钓二目改为钓一目或半目。如果还不够灵,再去掉一点铅皮,增加调的目数,使其成为调灵钓灵。反之,如果感到浮漂过于灵敏,需要迟钝一点,可以把浮漂往上捋一点,把原来的钓二目改为钓二目半或三目,如果还不够迟钝,再在铅坠上做文章,增加重量,使其成为调钝钓钝。 需要注意的是,许多钓者都喜欢在家中水桶里用自来水调试浮漂,这样做虽然方便,但调试好的漂拿到钓场应用,常出现不准确的情况,结果是&quot;闭门造车&quot;,出而不能合辙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因为,在不同的池塘垂钓,水的清浑、酸碱度不同,水的比重也有差异,高灵敏度的漂坠匹配,对此是有所区别的。所以,调试浮漂,最好在垂钓的现场进行,才能保证调试精确无误,具有较高的灵敏度。

台钓怎么顶漂多

文章TAG:哪些鱼会顶漂哪些钓鱼怎么

最近更新

渔具排行榜推荐